
(八打灵再也12日讯)随着“华理会杯”雪隆区华小辩论赛创下纪录,吸引雪隆82所学校报名,未来有望成为华小成立辩论学会的基石,避免仅在比赛前才“临时组队”的窘境。
由于马来西亚华小的辩论风气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学校尚未正式成立辩论队,因此, 目前的参赛者大多以零散组队方式参与。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华理会)主席拿督王鸿财、秘书范忠星、辩论赛工委会主席林毓聪、副主席蔡淑祯、竞赛组主任王僡衫,昨日到访雪州八打灵育才华小进行“华理会杯”雪隆区华小辩论赛造势活动后,召开记者会。
王鸿财说,为了确保比赛的专业性,华理会特别邀请知名辩论导师梁泽宗成立“天使教练团”;该团队由前马来亚大学(马大)冠军辩手组成,所有教练皆具备丰富的辩论经验,并在赛前为参赛者提供培训课程。
“赛事采用传统的‘新加坡赛制’,参赛者年龄介于9岁至12岁,每队最少6人,最多10人。”
他指出,由于大部分参赛学校队伍缺乏辩论基础,华理会自2月22日起,连续五周的周六提供线上免费培训课程;课程反应热烈,报名爆满,进一步凸显华小对辩论学习的渴望。
此外,王僡衫强调,辩论不仅是比赛,更是培养学生自信心、世界观及时事关注能力的重要途径。
她驳斥外界质疑“辩论是否应从中学才开始培养”的观点,表示从小建立思辨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也是全国校长职工会执行顾问的蔡淑祯校长则说,得奖不是重点,过程的收获才最重要;她希望未来有更多学校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赛事超支至10万
王鸿财:预算翻倍也值得
王鸿财说,这次赛事原定预算为5万令吉,但由于参赛学校与工作人员增加,目前已超支至逾10万令吉,但为了学生的成长,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针对未来是否固定每年举办,王鸿财指出,这需视首届赛果而定,并希望未来可以扩展至全国性赛事。
“赛事亦设立奖励机制,首10所报名的学校可获得250令吉奖金,并将在决赛晚会颁发。”
此外,大会决定设立“三连冠”蝉联杯,若有学校连续三年夺冠,方可永久持有该奖杯,该奖杯特制而成,别具意义。
第一届“华理会杯”雪隆区华小辩论赛已于2月26日举办抽签仪式,来自82所华小的辩论队分别在5月10日及24日进行外围赛,争取晋级资格,并于6月19日(周四)在吉隆坡冼都王岳海礼堂进行决赛。
此项辩论赛是由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办,雪州教育厅、吉隆坡教育厅和全国校长职工会为联办单位,《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为媒体伙伴。
林毓聪:表现超乎预期
林毓聪说,各校辩论队的表现超乎预期,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学校,勇于报名参赛,让学生有机会站上大舞台,拓宽视野。
王鸿财则指出,华校生普遍较为内敛,缺乏大胆表达的环境,因此希望通过辩论赛提供一个真正能锻炼思维、胆量及听辩能力的平台。
“相比于诗歌朗诵或演讲比赛,辩论更强调知识运用、临场反应与团队合作,希望此活动能推动更多华小设立辩论社团,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育才华小校长陈天才指出,雪兰莪的华小在辩论方面的参与度较低,主要因为缺乏师资与培训。许多学生对辩论的基本认知有限,因此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参与,以提升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知识广度。
本次赛事的评审团队皆为专业辩手,包括大学辩论队成员,并经顾问团审核把关。各区主任皆由马大辩论队主委担任,确保比赛专业与公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