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联办单位:

AI生态合作伙伴:

大学与学术支持单位:

AI法律伙伴:

技术支援:

教学伙伴:

主办单位:

联办单位:

AI生态合作伙伴:

大学与学术支持单位:

AI法律伙伴:

技术支援:

教学伙伴:

特邀演讲嘉宾和专家讲师

MCLC-AI 国家人工智能教育计划简介

在国家迈向高科技驱动型经济体的关键阶段,教育不仅是文明传承的核心,更是国家科技自主与经济转型的基础设施。为呼应国家“数字教育政策”与“TVET 国家发展战略”,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华理会)启动 MCLC-AI 国家级教育赋能计划,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动能,加速全国基础教育的科技化、专业化、 产业化 。

MCLC-AI 以“微型学校数码化教学”为切入点,联合教育部推动城乡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落实教育公平。此举不仅提升教学效能,更为乡区学校接轨国家发展蓝图打下基础。

2025年,华理会设立“AI赋能华文教育工委会”,推行「学好AI、用好AI」全国教师培训计划,系统培养具备AI素养与跨领域能力的T型教师。我们致力于将AI融入教学实践,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引领变革的创新力量。

更重要的是,MCLC-AI与国家TVET战略深度对接,推动AI、编程、数据科技等实用技能纳入基础教育阶段,为未来技术型社会培育具备实战能力的年轻人才。我们相信,未来的竞争,不只在知识,更在能力与创造力。

MCLC-AI,不只是教育改革计划,更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布局。

教师AI能力

成长5阶段

计划目标

A

提升教师AI素养​

帮助教师建立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向与潜力。

B

培养教师数位转型意识​

引导教师认识教育数位化的趋势,掌握成为T型教育人才所需的跨领域技能。

C

建立教师AI教学能力

让教师学会如何将AI工具整合于备课、出题、批改与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D

打造校本知识型AI平台

协助学校建立专属的AI知识库,让教师能上传、调用本校教材与教学内容,实现内容本地化。​

E

提升老师教学素质

AI协助自动生成教学内容、测验题目、作文评语等,
减轻教师重复性工作。​

F

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AI实现更具互动性、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G

建立MCLC区域AI实验示范基地​

推动MCLC成为全马首个推动AI华文教育的示范区,逐步扩展至更多学校与教师社群。

流程 2 - 3.7.2025

顾问

拿督尤芳达教授博士

拉曼大学(UTAR)校长

拿督李仕伟教授

东姑阿都拉曼管理及
工艺大学(Tar UMT)校长

法律顾问

王僡衫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执委

Partner of TT Seng and Partners Advocates & Solicitors

梁康杰

AI 工委会

主席

拿督王鸿财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 主席

AI 工委会

副主席

彭德生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第一副主席

林毓聪 科长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第二副主席

蔡淑祯 校长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
执行顾问

总协调

秘书

副秘书

梁綉麗

Director of Infra Mobile Digital Sdn Bhd

范忠星

马来西亚华文理会秘书长

余丽芳

Director of Flying Colour Education Management Sdn Bhd

财政

场地

摄影录像

音响

吕志勤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财政

陈湘能

黄健智

Managing Director of Troffee Education

林文力

Founder & CEO of iFINEXT Sdn Bhd

宣传

司仪

李优强

Managing Director of
Ikey Technology

麦雪儿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执委

课程

叶中勇

AI软件工程师

郑微鸾

马来西亚教育部
教育资源与技术司
助理总监

麥筱筠 督学

马来西亚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厅
学术处信息与通讯技术科 高级助理厅长

李锡锐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毕业生协会 (会长)

报到

膳食

赖国俊督学

吉隆坡教育厅
学术部语文组
华文科助理厅长

邓俊耀督学

吉隆坡教育厅
华小助理厅长

许惜惜校长

王秀珍校长

礼品

背景

廖亚清校长

洪淑滋校长

钱靖茹

顾问

拿督尤芳达教授博士

拉曼大学(UTAR)校长

拿督李仕伟教授

东姑阿都拉曼管理及工艺大学(Tar UMT)校长

法律顾问

王僡衫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执委
Partner of TT Seng and Partners Advocates & Solicitors

梁康杰

AI工委会主席

拿督王鸿财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 主席

AI工委会副主席

彭德生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第一副主席

林毓聪 科长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第二副主席

蔡淑祯 校长

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 执行顾问

总协调

梁綉麗

Director of Infra Mobile Digital Sdn Bhd

秘书

范忠星

马来西亚华文理会秘书长

副秘书

余丽芳

Director of Flying Colour Education Management Sdn Bhd

财政

吕志勤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财政

场地

陈湘能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财政

摄影录像

黄健智

Managing Director of Troffee Education

音响

林文力

Founder & CEO of
iFINEXT Sdn Bhd

宣传

李优强

Managing Director of
Ikey Technology

司仪

麦雪儿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执委

课程

叶中勇

AI软件工程师

郑微鸾

马来西亚教育部
教育资源与技术司
助理总监

麥筱筠 督学

马来西亚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厅 学术处信息与通讯技术科 高级助理厅长

李锡锐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毕业生协会 (会长)

报到

赖国俊督学

吉隆坡教育厅 学术部语文组 华文科助理厅长

邓俊耀督学

吉隆坡教育厅 华小助理厅长

膳食

许惜惜校长

王秀珍校长

礼品

廖亚清校长

洪淑滋校长

背景

钱靖茹

“教育的数字化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教师能力的再进化。我们要让AI成为老师的助手,而不是负担。”

热爱教育、勇于创新的教育伙伴们:

在人工智能(AI)快速进入课堂的今天,MCLC 正透过“学好AI · 用好AI”赋能教师计划,带领大家迈向教育的新时代。但我们知道,一项真正成功的教育改革,绝不能只有平台和技术,更需要您——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声音与参与。

现在,我们诚挚邀请您把自己在教学中使用AI的经验、想法、反思甚至疑问,变成一篇文字,分享给更多同行的老师。您的故事,也许正是另一位老师的启发与转折点。

 

投稿主题建议

  • 我如何第一次用AI备课 / 出题 / 批改
  • AI真的帮我省时间了吗?我的真实体验
  • 从传统教学走向AI,我遇到的挑战与收获
  • 我心中的「T型教师」:不只是专业,还要会整合工具
  • 我用的AI工具推荐 / 教学案例分享

投稿说明

  • 字数建议500–1000字(图文并茂更佳)
  • 语言:中文(简体)/英文 /马来文
  • 身份:欢迎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教育行政人员投稿
  • 内容形式:故事心得、教学做法、图文教学流程、视频也欢迎

我们会为您提供:

  • 文章署名(在官网公开发表)
  • 设计图文封面(适合分享至学校/社群)
  • 精选稿件将收录于《MCLC AI 教学精选集》电子书
  • 有机会受邀成为AI种子讲师 / 分享嘉宾!

投稿方式

请将您的文章发送至:mclchualihui@gmail.com
标题格式:[学校/社团/单位/个人等] + 姓名 + 文章标题


我们将于每两周精选文章刊登在官网
AI 教学专栏中。

您的一篇文章,可能改变无数教师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一起:
写下AI教学路上的真实经验
分享智慧、传递温度、共建未来教育社群。